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231
编号:13743031
B超和CT在诊断子宫肌瘤中的作用对比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2年11月5日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201231
     【摘要】 目的:探讨B超和CT在诊断子宫肌瘤中的作用。方法: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1年2月-2012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被CT和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的57例患者,全部进行CT和B超检查,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。结果:CT组中总诊断的敏感性,肌壁间肌瘤、浆膜下肌瘤、浆膜下肌瘤的敏感性均要高于B超组。结论:CT在诊断子宫肌瘤中的作用要高于B超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 子宫肌瘤; B超; CT; 诊断

    中图分类号 R711.7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-6805(2012)31-0048-02

    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[1],该病的高发年龄段为30~50岁,文献[2]报道20%的30岁以上的妇女的子宫内有潜在的肌瘤。CT能够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、位置及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,与此同时还能确切显示肿瘤的变性、坏死和钙化[3]。而B超作为一种十分简便和快速的诊断手段,也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中[4]。本文对2011年2月-2012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被CT和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,以分析B超和CT在诊断子宫肌瘤中的作用。现报告如下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

    本文连续选取2011年2月-2012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被CT和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,在这57例患者中,年龄22~56岁,平均(37.8±5.6)岁。临床表现:39例患者出现月经过多,34例患者出现月经紊乱,29例有腹痛现象,20例患者出现痛经。

    1.2 扫描方法

    1.2.1 CT扫描 57例患者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,从耻骨联合上缘向上扫描完毕整个盆腔,扫描的层厚为5 mm,间距为2 mm,并且重新建立冠位和矢状位,增强扫描时选用静脉内团注射法,对比剂的总量为80 ml,流速为2.5 ml/s,延迟扫描的时间为35 s。

    1.2.2 B超检查 探头频率为3.5 MHz,患者在检查前取仰卧位,B超对患者进行纵向、横向和多切面的检查,详细观察子宫的各项数据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1.3 分析方法

    本文对57例患者的CT和B超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,分别观察CT和B超的表现、敏感性,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。

    1.4 统计学方法

    采用SPSS 11.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,数据采用均数±标准差(x±s)表示,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。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2.1 CT表现

    CT提示阳性的有55例,CT诊断为肌壁间肿瘤的有49例,占CT阳性的89.09%,肌壁间肿瘤主要的CT表现就是子宫的增大,没有分叶或者仅仅是很浅的分叶,平扫的结果一般是等密度,也可以是稍低密度,进行增强扫描之后发现,是密度不均匀的低密度的影像,子宫腔都到挤压也造成变形移位;CT提示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有2例,占CT阳性的3.64%,CT表现为平扫和增强的扫描军事低密度的影像,而且边缘是十分清楚的;CT提示浆膜下肌瘤的有4例,占CT阳性的7.27%,CT中的主要表现是子宫的肿块是明显的有分叶状的,平扫和增强的扫描和正常的子宫肌是差不多一致的,边缘是整齐光滑的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2.2 B超表现

    B超阳性的有53例,B超提示肌壁间肌瘤有47例,占B超阳性的88.68%,肌壁间肌瘤主要的B超表现为子宫的增大,单发的肿瘤一般都是结节状的而且是比较弱的回声;B超提示黏膜下肌瘤的有1例,占1.89%,主要的表现是肌瘤的生长方向是向着子宫黏膜的,并且有特殊的宫腔分离的征象,呈现中等或者较弱回声的团块。B超提示浆膜下肌瘤的3例,占5.66%,B超表现为肌瘤突出子宫的表面,瘤体和子宫是分离的。还有2例B超无法做出分型的判断。

    2.3 术后病理切片的结果

    在57例患者中,有51例患者为肌壁间肌瘤,占89.47%,有3例患者为黏膜下肌瘤,占5.26%,有3例患者为浆膜下肌瘤,占5.26%。

    2.4 各组别之间的分析

    CT组中,敏感性为96.49%(55/57),诊断肌壁间肌瘤的敏感性为96.08%(49/51),诊断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敏感性为66.67%(2/3),诊断浆膜下肌瘤的敏感性为100.00%;B超组中,敏感性为92.98%(53/57),诊断肌壁间肌瘤的敏感性为92.16%(47/51),诊断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敏感性为33.33%(1/3),诊断浆膜下肌瘤的敏感性为100.00%;在进行统计学分析之后发现,CT和B超对诊断子宫肌瘤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,在诊断肌壁间肌瘤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,在诊断浆膜下肌瘤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在子宫肌瘤的防治工作中,最为强调的是对子宫肌瘤的早检查,这样便能够达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目的,如果能够较早的确诊子宫肌瘤的话,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子宫肌瘤的治愈率,也能够同时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预后[5]。CT能够对子宫肌瘤有很好的诊断价值[3]。B超虽然是作为常规的子宫肌瘤的首选检查方法,但是同样存在着误诊和漏诊的情况[6]。在笔者的研究中,发现CT组中总诊断的敏感性、肌壁间肌瘤、黏膜下肌瘤的敏感性均要高于B超结果,且进行统计学分析之后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,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CT在诊断子宫肌瘤中的作用要高于B超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[1]王丽娥.20例子宫肌瘤的B超诊断及分析[J].中国医学创新,2010,17(35):83-84.

    [2]刘永波,崔䶮.低场MRI对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应用价值[J].实用医学影像杂志,2009,35(5):98-100.
, 百拇医药
    [3]降清福,肖成民,邱冬.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子宫肌瘤的价值[J].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,2008,16(2):115.

    [4]仲云霞.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[J].当代医学,2009,15(18):59-60.

    [5]刘志芳.136例子宫肌瘤的CT诊断价值分析[J].中外医疗,2011,17(29):105-192.

    [6]向素芳.子宫肌瘤B超漏、误诊原因分析[J].临床超声医学杂志,2002,4(2):79-81.

    (收稿日期:2012-08-17) (编辑:程旭然), 百拇医药(田玉玲)